设计考研理论核心考点知识: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0-11-25
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 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
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总体来讲,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这里“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不是肢体动作。
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的能力等。当前有大量的工具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而基于仿生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基于概率论和经济学的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当中。 思维来源于大脑,而思维控制行为,行为需要意志去实现,而思维又是对所有数据采集的整理,相当于数据库,所以人工智能最后会演变为机器替换人类。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它在未来的发展问题是该学科有关研究人员讨论的重点,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模拟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虽然未来的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总体而言,并不能完全与人类的思维保持一致,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为人类服务为主,比如北京明洋盛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云应AI智能语音机器人,专为电销、客服而生,它就是通过大脑神经算法模拟,可以像真人一样给客户打电话介绍并推销自己的产品,主动将意向客户分类,后方便我们去跟进,云应AI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不休息,不会因客户态度而影响心情和销售,可以快速的筛选出意向客户,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省人工成本,让电销公司不再为,招人难、留人难、培训难、人员销售话术水平参差不齐而发愁!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以免过分依赖于人工智能。
(2) 与人类平等
一旦人工智能具有人类的基本特征,它们拥有自己的感情,人类就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的所属物,肆意地要求人工智能为自己提供各种服务,否则,必然会掀起一场关于人权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可能会与人工智能处于平等地位,从物种进化理论而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中学习能力较弱、对环境适应性较差的在未来的演化过程中会被大自然淘汰。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人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消极心理,比如懒惰、依赖性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比较容易被人工智能淘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够维持与人工智能的平等地位。
(3) 毁灭人类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测的质变,导致人工智能拥有与人类完全一致的思维方式,超过人类的智慧,易出现违反人类道德但与逻辑相符的情况。这必然会对人类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现阶段,许多科幻电影中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剧情,面对高智慧型的人工智能,人类完全处于下风,最终可能会导致人类灭绝。比如,电影《终结者》《机械公敌》中智能机器人试图取代人类;VR(虚拟现实)游戏系统赋予游戏的主机AI系统,过于智能化的系统,可能将人类困在VR世界中无法返回现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即人类依赖于人工智能的便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最终导致许多基本的生产能力丧失,导致人类毁灭。
设计考研理论核心考点知识:人工智能